哈佛華裔學霸傳授經驗 承受不了哭泣別考慮哈佛
導讀:據美國《星島日報》報道,“讀大學既是孩子的事,也和家長的成功密不可分。你首先要誠實問自己:我為什么希望孩子讀大學,是不是內心虛榮在作怪。”
據美國《星島日報》報道,“讀大學既是孩子的事,也和家長的成功密不可分。你首先要誠實問自己:我為什么希望孩子讀大學,是不是內心虛榮在作怪。”
說著這段開場白的是2017屆哈佛畢業生Billie Wei(華裔)。她和她的弟弟都被哈佛錄取。Billie回憶她的成長經歷,父母一向都與他們姐弟倆保持誠懇的溝通。
當地時間2018年5月24日,美國馬薩諸塞州,哈佛大學舉行畢業典禮。
“爸媽經常說‘你不聰明,不要期待報上哈佛。我們窮,你一定要用心讀書,如果被哈佛錄取,學費是全免的?!瘺]想到夢想成真。”
Billie強調,這樣的真誠對話,目標是要幫助孩子取得他們所希冀的成就,并找到通往那一成就的道路。改變以往命令式的對話風格,令到孩子真正感到上大學的動力在于日后的對事業和幸福的追求,而不是把普林斯頓大學之流的一紙文憑當作終極目標。“哈佛的確給學生很多機會,但它并不是唯一的選擇。”Billie說到。
“要上哈佛,毋須完美成績;但如若您的成績不好,被錄取也是不可能的?!盉illie建議要取得SAT高分,小孩要及早在詞匯方面做足準備工夫,學前班時就應該多與小朋友逛書店,大量閱讀,小說或非小說無關痛癢?!凹议L不應一味要求,更要以身作則,反求諸己:自己平時讀書嗎?就算是看中文報紙,小朋友也會看在眼里,有樣學樣的?!?/p>
大學申請文書(Essay)舉足輕重。BIllie引據自己的經驗,建議寫文案不要一點一點地羅列自己的成就。只有當個人獨立的思想,自我內心的省視,精雕細琢的寫功和對未來的暢想都展示在紙上的時候,這文書才顯充實。
“要使得文書具備這些元素,你不用行遍世界或取得巨大突破。大學更愿意看的是你對世界的思索和感受。生活細節中見真知”。
參加課外活動是“見真知”途徑之一。Billie提議家長要盡早幫助小朋友找到令自己與眾不同的興趣。以音樂為例,如果文書提及愛好是彈鋼琴,這樣很難讓自己在華人申請者中出眾。
如果選擇體育,注意不要將所有精力放在一項項目當中,除非那個項目達到國家水平。參加社團不要多,要精。“你參加十個clubs(學會),但只有兩個小時,說不過去?!?/p>
到中學的時候,小區服務要和個人的興趣以及未來申請的專業吻合。“如果你愛好音樂,可以在小區舉辦一場慈善音樂會。如果你做的項目是‘愛狗之家’,但申請專業卻與獸醫毫無關系,大學一看就知道你是為了申請而做的?!?/p>
最后,Billie透露雖然很多大學不知名,但在某些特別專業響當當,例如CMU的計算器工程系。哈佛強項是文科,采用的是學院制,因此什么科目都要學一些,學生特別勤學。在問答環節,有觀眾問到,有沒有后悔就讀哈佛。
“收到錄取那時特別感動哭了許多,如果你承受不了哭泣,那建議你不要考慮哈佛了?!盉illie笑道。